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少林寺,位于重庆江津区中山古镇的双峰寺旧址上进行修建的寺院。
一、历史由来
重庆江津千年古刹双峰寺曾有武僧500人,福建商人欲将其打造成少林寺,预计2013年底建成。由福建商人投资3亿元,在中山镇原有的双峰寺打造的中国西部少林寺已开始逐渐开放,预计2013年底建成。
少林寺位于重庆中山古镇南端15公里处的白鹤村有一座“双峰寺”。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双峰(寺)下有朱杨(寺)”之说,该寺庙是川渝黔地区现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复式四合院禅宗寺庙。
相传唐末禅宗临济派弟子入川弘扬佛法,途经四川江津插旗山(又名莲花山),见此地双峰为顶,莲花为盘,是一莲花禅座宝地。寺庙后山上两山峰对峙,佛法弟子便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按照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的格局在此新建寺庙,时名“景德寺”。
二、民间传说
少林寺,古双峰寺把日常劳作视为修禅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行农、禅结合的禅宗指导思想。该寺曾在邻近的中山镇太合场开办了一所“书院头”学校,还引入了少林寺武艺,鼎盛时期单武僧就达500人。寺前有500级巨型石梯直通笋溪河上游的“留心石”,这些石板长1.2米,宽0.7-0.9米,厚0.2米。相传当年要到寺内当和尚,每个人都必须得背起这样一块石板,修上一级石梯,才能受戒当武僧。
据寺内碑刻记载,该寺庙约建于唐末,在明代和清康熙、道光年间维修过。
三、布局结构
少林寺,现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占地约6500平方米,寺庙建筑约占一半,主体建筑属土木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寺庙共分四殿。
少林寺,正殿为土木结构,硬山石顶并施以弓形翘角风火墙,梁架结构用五柱,前为乳伏搭牵,中用二拱梁,以驼峰为支柱,后用五横梁四支柱,柱未落地并置于蟾蜍脊背上。
少林寺内共有方、圆大小石质柱础30余座,形式各异,雕工精 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