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之峰旅游区位于重庆市垫江县太平镇牡丹村,前身为太平牡丹园(国家4A级景区)位于垫江县太平镇西部,地处重庆市中北部。2012年被评为重庆十大赏花胜地,是2013年重庆20大新地标之一。
一、旅游区简介
恺之峰旅游区以垫江牡丹文化为基础,将互动体验项目与秀山、怪石、净水、丛林等自然风景科学融合,并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2018年底,恺之峰旅游区在原有基础上又引进30余个牡丹品种,种植了23万余个植物花卉,与山、水、石、花、竹、树等结合。
恺之峰旅游区规划划分为牡丹观光区、极致体验区、主题游乐区、康养度假区、山地运动区五大功能区。现有三大牡丹观赏区:百灵山、恺之峰、公主岭;
二、主要景点
主要景点有焦石谷、恺之峰牡丹文化广场、国花亭、卧香亭、醉花亭、百年牡丹园、乱星石岭、风铃谷、明月石佛、千年古藤、静观园、太平湖、太平寺等。
目前,恺之峰旅游区还正在筹建悬崖跷跷板、悬崖秋千、彩虹滑道、网红摇桥、坡地滑车等多项体验项目,其中,彩虹滑道、网红摇桥、喊泉等项目将于2019年3月份对外开放,其他体验项目及功能区建设拟于2019年12月底全部完工,对外开放。
百灵山
百灵山上步道纵横交错,分布整个山头,行进其间,就像是走在一朵巨型牡丹花上,故称之为“牡丹花道”。关于百灵山,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在公元前40年的西汉初元年间,龙华人盛种牡丹为药,其中一家世传为种丹能手,其女自幼好花,且养百灵鸟,山民称她为百灵花姑。花姑长到豆蔻年华,聪慧绝美,国色天香,被山下酋长看上。酋长率族人上山逼嫁,花姑不依,酋长命族人绳捆索绑,此刻雷电交加,吓跑族人。花姑趁机逃往北方,继续种植牡丹,留芳北国,山民为纪念花姑,把花姑种牡丹的山叫做百灵山,而“牡丹源”三个大字就镶嵌在百灵山上。
1、百灵山·风铃谷
风铃谷位于百灵山山脚,各式风铃悬挂于山林之间,微风轻拂,便闻“叮铃”之音,悦耳清脆,舒缓心灵。
2、百灵山·龙脊坡
面向百灵山左侧有一处山岭,长近20余米,裸露的部分形似一条龙的脊梁,整体呈现黑灰色,从山顶至山腰,整条“龙脊”笔直如柱,直入山顶。
3、百灵山·百年牡丹园
百年牡丹园,又名花王之园;位于百灵山顶,占地面积约30平米,园中共移栽生长了百年牡丹20余株,环绕山顶八角亭阁而种植。在百年牡丹园内,种植的牡丹品种有:姚黄——出自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姚黄是指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如果说牡丹是花中之王,那么,姚黄便可称"牡丹之冠"。二乔——二乔也是所有品种之中较为名贵的一种,是来自于宋代元丰年间,二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开花的时候,会同开两种颜色在一朵花上,花色可能呈现紫红,粉红两种颜色。岛锦——1974年日本品种"太阳"的芽变,与中国的"二乔"是牡丹品种中最著名的2个嵌合体品种。园内还种植其他品种,如:乌龙捧盛、百园红霞、琉璃贯珠、银红巧对、迎日红、兰芙蓉等。
4、百灵山·乱星石岭
百灵山北侧,有一处石头山岭区域,该处属于典型的喀斯特侵蚀型地貌,是恺之峰旅游区一处独特的观光景点。
5、百灵山广场
百灵山广场,位于百灵山与恺之峰之间,为恺之峰旅游区游客休息中转站之一,广场约3000平面米,配套8个零售店铺,为游客提供零食、饮料等;并设立了多个休憩点,让游客在观景赏花、休闲旅游的路途之中,享受到贴心服务。
6、百灵山·太平寺
百灵山·太平寺重建于2004年,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大雄宝殿占地4320平方米,总高28米。
恺之峰
恺之峰位于明月山内槽,占地220余亩,是典型的喀斯特侵蚀型山峰。恺之峰之名出自以历史故事,据传,东晋画家顾恺之曾在此山观赏芍药—牡丹,而后回到京都创作了《洛神赋图卷》,在图卷中的河岸绘满了牡丹花。这也是中国最早以牡丹入画的作品。因此后人将顾恺之曾去观赏过牡丹花的山峰称之为“恺之峰”。恺之峰上的“卧香亭”、“醉花亭”都是为纪念顾恺之曾在此赏花而建。山脚的恺之峰广场,立有一块长10.8米、高3.8米、宽2.8米,铭刻“恺之峰牡丹文化园”的大型塑石、建有一条长约十余米的牡丹文化长廊,合之为“一石、一廊、一广场,古今传承牡丹文”。恺之峰牡丹文化园内主要景点有:牡丹焦石谷、牡丹坪、牡丹岩、明月石佛、千年古藤、百花争艳、静观园等。
1、恺之峰·国花亭
国花亭为单檐四角亭,延续了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建筑风格,亭柱、亭顶均以实木构建而成,亭外书写“云霄以内并无芍药谓天香,山水之间唯有牡丹称国色”,亭内悬挂了一副以牡丹诗词为内容的喷绘,展现出国花亭特色人文。“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栽培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就是指牡丹。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到清朝,一位亲王在极乐寺内观赏牡丹后,直接将牡丹写为“国花”;因此典故延伸,此处的亭阁取名“国花亭”。
2、恺之峰·连理树
连理树,取自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树同根而生,一高一低,形似一对夫妻,寓示着向往美好爱情,连理同根、永结同心之意。因奇景难得,才得以保留至今。
3、恺之峰·卧香亭
卧香亭,处于恺之峰牡丹花海中间地段,为恺之峰牡丹花海区的观景点之一;并在附近设有喊泉——一种新型的娱乐项目,它是通过人类发声的高低、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喷出的水柱高度和持续时间长短。
4、恺之峰·天下牡丹第一峰
“天下牡丹第一峰”大型石塑,高约1.8米,宽约1.2米;位于恺之峰山腰,“前观花海卧香亭,后倚翠峦醉花亭”。据传,顾恺之画《洛神赋图卷》的取景地之一,满山遍野皆牡丹,青山绿水好风光。因恺之峰上牡丹种植面积广,被誉为“天下牡丹第一峰”。
5、恺之峰·醉花亭
醉花亭,位于恺之峰顶,有“登临醉花亭,醉赏牡丹海”之意。亭前小道曲折向上,亭后小道山石点缀,山顶之景戏言曰为:“断岩一线天,磐石长苍松,旁有小道至幽谷,后见公主立高峰”。此为恺之峰旅游区特色观赏点之一。
6、恺之峰·牡丹焦石谷
牡丹焦石谷,此处因酷似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徐渭所绘名画《牡丹焦石图》,故被称为牡丹焦石谷。其内主要观赏景点有:牡丹坪、百年牡丹、牡丹岩、明月石佛、千年古藤、百花争艳、静观园、卧龙、神龟等。
公主岭
公主岭海拔高度近800米,位于恺之峰。是景区游玩项目所在地。上建有公主亭,是地方人们为纪念太平公主而修建。公主岭左侧设置彩虹滑道,全长80余米,高低落差较大,共分为单人滑道、双人滑道、飞人滑道三条滑道,由七彩塑胶铺设而成。旁边设置网红摇桥,桥长20余米,桥体以钢绳相牵引,桥面以木板铺设,无护栏,可左右晃动;人数越多,用力越大,晃动幅度也越大;平衡掌控不达标者,将跌下防护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