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重庆旅游 > 黑石山风景区(重庆市江津区黑石山) |
发布人:重庆旅游 时间:2021/2/1 14:37:41 阅读量:91 |
黑石山,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平畴之中,一峰崛起,满山碧翠,犹如一个巨大的绿球。道路从山脚蜿蜒至山巅,沿途林木葱茏。奇特的是满山石头皆黑,星罗棋布,与碧水绿树相衬。山遂因黑石而名。
一、主要景点
鹰嘴石形似鹰嘴;函谷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郎石”,传说二朗神驱石填东海沱,把石变为羊群赶路,路过此山休息时天渐亮,羊群还原为石,二郎神一怒,用力一坐,巨石上留下二朗神的屁股印。
满山挺立着高大繁茂的林木。以樟树为最多,也最古老,大者需三四人方能合抱。樟树丛中,松、柏、杉等间杂。兰、葡、桃、李于四季次第开放,色彩斑斓,幽香四散。数千只洁白的鹳鹤以树为巢,在林中飞翔。
函谷石附近偶一座鉴止亭,亭畔有一九曲池。山之南面,一片梅林。红、白、绿梅相间,世所罕见,山脚有一小河,名垆溪。溪水碧绿,宛如玉带。山顶的鹤年堂,建于1928年,仿罗马歌剧院式建筑,规模宏大,造型独特。登上鹤年堂高楼,想北极目远眺,只见成渝铁路远去,滔滔长江东流。现为聚奎中学所在地。
黑石山不仅以石奇景美享誉巴蜀,更因有众多的名流游览而引起世人瞩目。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陈独秀,冯玉祥及江南学术、艺术界人物多曾到此游览,并且留下墨迹、诗句,县人“白屋诗人”吴芳吉,著名国画家张采芹墓地亦在此。
1、九曲池
黑石山风光最美、人文荟萃的景点,因池堤多弯曲回环而得名。这里水、石、亭、桥,花、草、竹、木,布局奇巧,错落有致;名家诗题镌刻十余处,处处韵味悠长;聚奎诗书画“三杰”吴芳吉、邓少琴、张采芹的坟墓,个个可追思膜拜。九曲池历来是文人雅士流连忘返之处。
这里集中了冯玉祥、郭沫若 、吴芳吉、吴宓、萧湘、佘雪曼等大师名流在此留下的诗刻,也汇集了佘雪曼、侯正荣、李半黎、徐无闻、周浩然、魏宇平、肖林 、陈卓吾、萧嘉辉等书法名家留下的手迹石刻。
2、函谷
黑石山著名景点,因两座巨石对峙,险窄如关口,前人就以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为其名。“函”为古代装信件、镜子的扁匣子,“函谷关”比喻关谷陡窄如函。
右石上刻的“函谷”二字原为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贡生袁志沅题书,是黑石山最早的石刻,文革中被毁。今刻为1981年邓少琴补书。1984年,又于其右侧刻郭沫若五律诗一首,全文如下: “廿年前眼泪,今日尚新鲜。明月楼何在,婉容词有笺。 怆然醴手泽,凄切动心弦。赖有侯芭在,玄文次第传。 民纪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北泉遇光午兄,出示碧 柳先生此节日记,阅后不禁怃然,即成此律。郭沫若”
左石上刻的“一夫当关”,原为聚奎学校董事主任、教育家邓鹤丹题书,取李白《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意。文革中被毁。今刻为1981年邓少琴补书。
3、聚奎书院
中国五十大书院之一,为川渝两地仅存且保留最完好的清代书院。占地2137平方米,建筑面积1318平方米。造型文朴典雅。始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由当时的白沙团总张元富和盐商邓石泉等捐银3600两动工,一年修成正室五间,因经费用尽,张元富去世,停工五年。光绪五年(1879)由当时的江津知县国璋出面劝募,得银5000余两继续修建,建成于光绪六年(1880)。正中大厅为讲学处;四周小屋为师生学习室兼宿舍;前厅两侧原俱立石碑,刻有《聚奎书院序》等四篇碑文;后厅供孔子牌位,两侧小门上书“入德之门”、“出头之路”。同时在书院庭内栽种了十余株红山茶(今余七株),现已140余年,高过房檐,最为珍贵,每年冬至前后开花,花期三月左右,春节时最盛,如火如霞,年年繁盛,象征学校发展兴旺蓬勃。
聚奎书院正申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为学校行政院。
4、川主庙
黑石山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明代。最初为祭祀传说中的驱石填海、治理水患的李冰二郎而建,庙内原有神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先后用作纪念聚奎创始人的“遗爱祠”及图书室。
5、鹤年堂
建于1928年至1930年,因邓鹤年捐银元一万元故名。内为仿罗马歌剧院式结构,造型独特,当时号称川东中学第一大礼堂。堂颜“鹤年堂”为于右任题书。陈独秀曾在正门内右侧小屋小住一二月,并在此作了他人生最后一次讲演。抗战前后曾有冯玉祥、梁漱溟、文幼章等数十位中外名人在此讲学或讲演。2006年原样维修。今为江津的文化品牌“江津聚奎大讲堂”,时有名人讲演。
6、阴阳石
位于山上与山下交会的路口旁。1938年,原在遛马岗(今工商校处)的新本女中为让校地给重庆女子师范学校,迁来黑石山下的长石塔,与聚奎(男中)为邻,校方对男女界限划分很严格,以路口为界,男女生擅自越界者给予严惩。因此师生戏称此处叫“阴阳界”,旁边的黑石叫“阴阳石”。
鹰嘴石与“大德必寿”
鹰嘴石位于进山下校门50米右侧悬崖边,因形似鹰嘴得名,上建鹰嘴亭。
鹰嘴石上的石刻“大德必寿”,原刻于1940年,由陈独秀题词并篆书。语出《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这年秋天,恰逢曾捐巨款兴办文教事业的邓鹤年七十寿庆,陈独秀特题书这四字相送,教师谢禹言亲手刻于鹰嘴石上。文革中被毁,1983年集字补刻,2010年重刻。
7、古树
黑石山是重庆市企事业单位中古树最多的单位,现有大树八百余株,百年以上古树二百四十余株,国家保护树一百九十余株,其中一级16株,二级40株。最古老的是位于书院后门的古罗汉松,有五百多年树龄;最大的是进书院大门右侧的香樟王,要四人才能合抱:最多的是香樟,五十年以上的有近五百株。有几十个树种,总计竹木花卉百种以上,五六千株。聚奎中学是国家级绿色学校、重庆市森林校园。
8、百鸟
黑石山由于树林茂密,生态环境好,成了百鸟之园。这一带的鸟应有尽有,多达几十种,鹭鸶、猫头鹰、杜鹃、黄鹂、画眉、斑鸠、青鹳、翠鸟、绶带鸟(梁祝)、火烧鸡、青鸟及各种常见鸟儿,春夏最多的是鹭鸶,俗称白鹤,候鸟,每年三月初从南方分来,在树上筑巢繁殖,八九月多数飞往南方。越来越多,成千上万。有白鹭、苍鹭(俗称青桩)、池鹭(俗称蓑衣鹤)、夜鹭、牛背鹭等品种。由于鹭鸶群集,为黑石山造就了两大奇观,即“六月飞雪”和“缘木求鱼”。春夏,满山鸟粪白茫茫一片,似大雪覆盖,故名“六月飞雪”,或常淋到路人身上,学生戏称“天使”、“中白花奖”;鹭鸶衔鱼鳝鳅蛙回巢哺幼,鱼类常见于鸟窝,故名“缘木求鱼”,或掉于地下随处可见,似树上掉鱼虾。
|
|
门票:¥0元起 |
 |
148 |
|
|
|
门票:¥0元起 |
 |
124 |
|
|
|
门票:¥0元起 |
 |
128 |
|
|
|
门票:¥0元起 |
 |
132 |
|
|
|
门票:¥0元起 |
 |
123 |
|
|
|
门票:¥0元起 |
 |
17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