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山位于重庆綦江区,是西南地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早雍正年间,已成为佛门弟子和俗人崇敬的佛教名山。山顶的净音寺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有“鸡公嘴的菩萨-应远不应近”之语。古剑山风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最高峰鸡公嘴海拔1300米。是中国森林养生城,国家地质遗址公园。景区内有少见的丹霞地貌、高山峡谷;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以及原始古树;千年古刹净音寺、画家村、擂鼓石等多处自然人文景观。
一、景区介绍
綦江古剑山景区 [1] 距主城1小时车程,是綦江木化石恐龙足迹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占地3平方公里的佛教文化公园为主如今已获4A授牌,将着力打造一个自驾游乐营地。
二、主要景点
古剑山自然风光奇绝,人文景观丰富,海拔700-1200米,年平均温度为18.7℃,负氧离子含量居全市之首,常年层峦叠翠,气候宜人。这里有罕见的丹霞地貌景观带,覆盖率高达85%以上的10万余亩森林休闲养生区,千年古刹净音寺、古剑鸡鸣、三佛岩、三镜湖、洗剑湖等40余个大小景点,形成了一副山水辉映,环境优美的画卷。
三、古剑山传说
相传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古剑山鸡公嘴山上住着一个姓王的泥匠。这泥匠手艺高超,他捏的泥人栩栩如生,请他塑身的多数都是有身分名望的人家。
有一天夜里,王泥匠在梦中看见了观音娘娘。观音娘娘说:“古剑山的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你住在这里安居乐业,也是多了亏老天保佑,你该好好感谢老天爷。”梦醒后,王泥匠反复想着夜里的梦,便与妻子商量,该如何感谢老天爷。想来想去,王泥匠决定塑一尊像观音娘娘的像。他妻子也觉得只有这样才好。
于是,王泥匠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精心塑了一尊观音娘娘的像,放到鸡公嘴山顶。并在观音前第一个许了一个心愿:“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学有所成,将来成达官贵人,不像他,做一辈子的泥匠。”
十年后,王泥匠的儿子,因为有真才实学,被南州(今綦江)县官看中,并举荐给楚州(今重庆市区),还真的就成了达官贵人。王泥匠逢人便就,这是观音娘娘让他实现了这个
梦想,是观音娘娘显得灵。
王泥匠家在发达,让当时老百姓相信,鸡公嘴上的菩萨确实灵,因此到鸡公嘴来拜菩萨的人络绎不绝。王泥匠那个成为达官贵族的儿子,便派手下,在山顶修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就是现在都还在的净音寺。
寺庙修好后的第二年,王泥匠的儿子回乡省亲,与南州县官一起去鸡公嘴拜观音,两人同时许愿,希望来年能得到提拔。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王泥匠的儿子真的得到了提拔。于是,南州县官嘟囔着:这鸡公嘴的菩萨硬是应远不应近呐。从此,“鸡公嘴的菩萨应远不应近”这个说法就流传开了,而且越传越远,越传越神,很多想得到荣华富贵的人都不远万里到鸡公嘴来烧香许愿呢!
“鸡公嘴的菩萨应远不应近”这句话留传到了清朝光绪年间,一次,巴县的一位师爷来古剑山游玩,陪同的有綦江县师爷。游玩途中,密林深处传来一女子婉转动听的山歌。随行的人都听得呆了,有人前去打探,看见该女子,貌若桃花,在粗布裹衣之间仍藏不住灵气与妩媚。听说这里的许愿灵验,巴县师爷与綦江师爷一起许愿,希望与该女子结成百年好合。巴县师爷还留了一把姻缘锁锁在鸡公嘴舍生崖上。
第二年,巴县师爷把喜帖送到綦江,綦江师爷看了喜帖才知道他们同时的许的愿落到了巴县师爷头上。綦江师爷感叹:鸡公嘴的菩萨硬是应远不应近啊!巴县师爷新婚燕尔的时候,身心倍爽,特派人把寺庙重新修整了一番。
如果说王泥匠的儿子是有因有果的话,那巴县师爷的许愿灵验让人们深信的“鸡公嘴的菩萨是应远不应近”的说话,于是“鸡公嘴的菩萨是应远不应近”这种说法越传越远,一直流传到现在,舍生崖上的姻缘锁也因此越添越多。一年四季到鸡公嘴许愿的,求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