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周边游 > 巫山 > 巫山博物馆 |
发布人:重庆旅游 时间:2021/3/2 20:26:29 阅读量:80 |
巫山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巫山县长江三峡巫峡与大宁河小三峡交汇处,选址于原巫山师范学校校址。设有1个基本陈列、2个专题陈列和1个临时展览。“巫山人”展厅是博物馆投资最大和最具特色的展厅。2018年9月,经过博物馆自评申报,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评定,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组织专家复核,并报请国家文物局备案,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巫山博物馆为第三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一、馆藏文物
巫山博物馆设有1个基本陈列、2个专题陈列和1个临时展览,主要包括《巫山巫水巫文化》、《长河遗珍》、《灵山毓秀》,重点突出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等巫山地域文化特色,反映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的丰硕成果。长江三峡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和水库蓄水,三峡库区尤其是巫山一代进行了大量的抢救性文物发掘工作,出土了一大批非常有价值的文物,包括三峡巫山地区特有的墓葬品、极富巫山地域特色的鎏金铜棺。
二、特色
早在1986年,考古专家发现了距今200万年左右的“巫山人”遗址。
为了让观众最直观地感受“巫山人”,博物馆对“巫山人”200多万年前的生活场景进行了还原。馆内打造了一个进深约4米、高约4米的实景山洞,洞里有“巫山人”和一些文物,实景呈现出古老人类的生活状态,并搭配图文说明,向世人完整展示“巫山人”。“巫山人”展厅是博物馆投资最大和最具特色的展厅。
巫山博物馆藏有10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包括代表三峡库区汉代制陶工艺顶峰水平的汉代红陶马。1998年,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巫山县城迁建时,正在现巫山新县城党政大楼西南侧约60米处开挖地基的施工人员,在工地上一汉墓中挖出一匹偌大的陶马。施工人员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件珍贵文物,立即向文物管理所报告。时任文管所所长税明宣,带领几位职工很快赶到现场清理,将陶马抢救清理出土,小心地搬运到文管所保存下来。
遗憾的是,该陶马最初被发现时就只有3条腿,尽管大家在现场仔细搜寻,
还是未能找到丢失的后左腿。除缺了一条腿,还有马的鬃毛和一只耳也不完整。于是,在2003年,巫山县文物管理所特委托重庆市考古所修复专家作了修复。红陶马由红陶分段烧制,再拼接而成,长76厘米、宽26厘米、高86厘米,陶马马头微向前伸,张嘴,竖耳,尾短而微向上翘,前腿直立,后腿微曲,整体显得肥硕健壮,惟妙惟肖,虽历经千年时光但风采依旧。考古专家称,该红陶马系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中体型最大的“马”。
三、影响
巫山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巫山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它将成为重庆东大门的重要文化标志,巫山博物馆的开放对于研究三峡地区特别是巫山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
门票:¥0元起 |
 |
85 |
|
|
|
门票:¥0元起 |
 |
87 |
|
|
|
门票:¥0元起 |
 |
81 |
|
|
|
门票:¥0元起 |
 |
87 |
|
|
|
门票:¥0元起 |
 |
80 |
|
|
|
门票:¥0元起 |
 |
67 |
|
|
|
门票:¥0元起 |
 |
89 |
|
|
|
门票:¥0元起 |
 |
13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