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周边游 > 渝中区 > 能仁寺 |
发布人:重庆旅游 时间:2021/3/4 15:47:56 阅读量:113 |
能仁寺,位于渝中区中华路92号,是重庆市规模较大的尼众寺庙,始建于明代,原名“三教堂”。
能仁寺,古时为海云寺,清光绪十二年(1886)《重庆府治全图》上,现中华路,当年叫杨柳街,在今能仁寺位置上,标注为三教堂。上世纪二十年代,才改名能仁寺。
一、历史沿革
据《巴县志》记载:“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改八坊为二十九坊,三教堂属杨柳坊管辖”。现该寺大三门横额上落款有“嘉庆已二十四年仲夏慧龄立”字样。
能仁寺有四重殿宁,依次是书驮殿、观音殿、祖堂、禅堂。1926年,能亮住持时改子孙庙为十方丛林。解放前,该寺常住尼众10余人,信教徒众多,常年香火不断。
二、宗教活动
20世纪六十年代初至70年代,文革十年浩劫,宗教活动停止,殿堂被占用,尼众去做工,寺庙毁于一旦。文革浩劫后,由政府出面归还寺庙,并拨款9万元,该寺自酬资金18万元,将几大殿堂修葺一新,1983年恢复开放。1985年该地居士达450人,平时有100—400信教群众参加活动。
三、兴盛景象
文革幸存下来的一尊“玉佛”现存观音殿内,此殿香火旺盛,常年不断。另有三个青磁香炉,是民国二十年(1931)三教堂专门制作的,香炉上烧有“三教堂”及制作年代,文革期间被“吴抄手”餐馆买去装饭菜,后落实政策,几经周折才物归原主。据说这香炉盛饭菜,十天半月也不馊,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四、文化意义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为该寺题写有“大雄宝殿”额,不少知名人士也题写对联,为能仁寺增光添彩。
|
|
门票:¥0元起 |
 |
86 |
|
|
|
门票:¥0元起 |
 |
102 |
|
|
|
门票:¥0元起 |
 |
113 |
|
|
|
门票:¥0元起 |
 |
94 |
|
|
|
门票:¥0元起 |
 |
89 |
|
|
|
门票:¥0元起 |
 |
99 |
|
|
|
门票:¥0元起 |
 |
97 |
|
|
|
门票:¥0元起 |
 |
11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