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周边游 > 渝北区 > 晚晴园 |
发布人:重庆旅游 时间:2021/3/2 22:15:38 阅读量:28 |
晚晴园是同盟会南洋支部旧址,保存了孙中山先生在新加坡时的许多重要史料。晚晴园原名明珍庐,1905年由张永福及其五弟买下,原本为其母亲颐养天年之用,因此借用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诗句“夕阳伶芳草,人间爱晚晴”中“晚晴”二字,改名为“晚晴园”,后供同盟会南洋支部使用。孙中山从1905年开始,数次访问新加坡,把此地做为中国同盟会南洋支部的活动据点。1966年3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将几度易手的晚明园整修后重新开放,供人凭吊一代伟人孙中山。纪念馆的正面,摆放着中山先生的座像。
一、简介
晚晴园(Sun Yat Sen Nanyang Memorial Hall)坐落在新加坡大人路,占地1800多平方米,已有百年的历史,是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在南洋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现在是新加坡的游览胜地之一。园内是一座红色尖顶的两层楼房,正面呈“凸”字形,三面筑着围墙,门窗都呈拱形,房檐饰以木制廊花,水槽沿墙柱而下,是19世纪末期海外华人的典型别墅。有“晚晴园”三个苍劲大字的横匾挂在大门的门楣上,大字下面写着“孙逸仙别墅”的英文字佯。楼的底层正面是宽敞的大厅,后被辟为展览室,展出孙中山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图片和珍贵资料,其中有孙中山的亲笔函件、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会员的合影、孙中山在晚晴园卧榻照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新加坡时死难侨胞的遗物等,还有宋庆龄女士晚年从北京寄赠的孙中山手书的“遗嘱”影印件。楼上被辟作图书馆,陈列中国大陆、港台出版的数以千计的史籍、杂志,供人阅览。
二、内部景观
在纪念馆的南洋室,有一幅引人瞩目的巨幅油画《华侨是革命之母》,画的是1907年孙中山在新加坡向当地矿工和胶工宣扬革命思想的场面。那也是一幅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南洋色彩的画作。作品里画了孙中山和10多个追随者,还有矿工、胶工、农民、妇女和小孩等130多人。背景是新加坡锡矿区的典型风貌。整个作品气势恢宏,人物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设在二楼前半部的新加坡室介绍了新加坡华侨追随孙中山的事迹。那时晚晴园成了革命义士聚集的地方。展览室右侧展示的一组塑像,就生动地展现了当年孙中山与同志密谋推翻满清政府的场景。
和平室
把晚晴园的过去与现在一一地陈列出来。为了让各层阶级的人士了解孙中山是在何种情况下开始革命活动的,在这里先给参观者做一个中国时代背景介绍,表现出当年中国陷在内忧外患不断,国家陷入被列强瓜分的惨痛景象,孙中山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
奋斗室
将追踪孙中山的家境和他从夏威夷檀香山到广州和香港的足迹。这里能认识到孙中山如何学医和如何将美好前途抛之脑后,投入革命生涯。革命工作不只是策划起义。筹募支援起义更为头痛,而孙中山不惜负起这庞大的任务,到世界各地如日本、美国、英国、比利时、法国、德国等劳碌奔波。在这间展览厅里,来访者能得知并深入了解孙中山与他的同志们如何起义,改变历史。 晚晴园庭院还有其他精彩的展览物和表演供游客观赏,包括:烈士树、六种南洋热带水果树、酸仔树。孙中山母亲爱吃酸仔炒咸虾,孙中山孝顺母亲,特地把酸仔树的种子从檀香山带回翠亨村栽种。晚晴园这棵树就是来自翠亨村酸仔树的种子。
三、旅游信息
地址:Tai Gin Road,大人路12号 新加坡邮区327874。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开放,上午十点至下午五点, 每周一休馆。
乘搭巴士:访客可以乘搭21,130,131,139,145或186。
|
|
门票:¥0元起 |
 |
73 |
|
|
|
门票:¥0元起 |
 |
80 |
|
|
|
门票:¥0元起 |
 |
73 |
|
|
|
门票:¥0元起 |
 |
82 |
|
|
|
门票:¥0元起 |
 |
63 |
|
|
|
门票:¥0元起 |
 |
66 |
|
|
|
门票:¥0元起 |
 |
89 |
|
|
|
门票:¥0元起 |
 |
7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