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周边游 > 奉节 > 夔门(瞿塘关) |
发布人:重庆旅游 时间:2021/3/1 16:41:52 阅读量:33 |
瞿塘关,又名夔门,位于三峡奉节县瞿塘峡夔门山麓,是古代东入蜀道的重要关隘,自秦汉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因水势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
一、简介
古代关名。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的瞿塘峡西口。
二、历史
汉时在此置江关都尉。214年,刘备攻打广汉未克,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军自荆江逆江而上,占领此关,遂克巴东。后被蜀汉视为重镇。历代要取巴蜀,必先取得此关。
三、风景特色
瞿塘关,在瞿塘峡入口处 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夔门”,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杜甫在另一首诗中写道:“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从白帝城向东,便进入长江三峡中最西面的瞿塘峡。它包括风箱峡和错开峡两段水峡,从白帝城到巫山县大溪镇(黛溪镇),全长约八公里,在三峡中最短,了最为雄伟险峻。 “三峡束长江,欲令江流改。谁知破夔门,东流成大海”。陈毅同志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中写到的夔门,在瞿塘峡入口处。它“岸崖又壁立”(郭沫若诗),就象巍然屹立在江面上的巨大闸门,山岩上镌刻着“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因为奉节古称夔州,所以叫它夔门,瞿塘峡因此也有“夔峡”之称。长江劈此一门,浩荡东泻,正如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在《长江》一诗中所描写的:“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咆哮的江流穿过迂回曲折的峡谷,闯过夔门,呼啸面去。
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是含钙质,色似白盐得名。在灿烂得阳光下,赤甲山略显红色,白盐山呈灰白色,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
|
|
门票:¥0元起 |
 |
83 |
|
|
|
门票:¥0元起 |
 |
72 |
|
|
|
门票:¥0元起 |
 |
75 |
|
|
|
门票:¥0元起 |
 |
75 |
|
|
|
门票:¥0元起 |
 |
85 |
|
|
|
门票:¥0元起 |
 |
72 |
|
|
|
门票:¥0元起 |
 |
71 |
|
|
|
门票:¥0元起 |
 |
7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