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旅游网 -重庆网红打卡旅游景点 重庆旅游  三峡游轮  重庆特产  重庆美食  网站地图
 
 

合作电话:13452312877

 
 
 

 您的位置:首页 > 周边游 > 合川 > 文峰塔公园

 

文峰塔公园

 

发布人:重庆旅游  时间:2021/2/2 23:05:18  阅读量:98

 


 
  文峰塔公园位于重庆合川区南津街街道,公园地处嘉陵江畔,是一座滨江公园,也是一座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约150亩。2011年6月30日建成对市民开放。

一、公园特色

文峰塔公园是一座文化主题公园。公园位于嘉陵江边,西接文峰古街,东至原盐业仓库,总占地面积150亩,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公园内仿古建筑面积2798.4平方米,绿化面积63519平方米。公园以文化为灵魂、以绿色为生命、以灯饰为特色,并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开发河湖水系,打造优美的生态湿地,结合合川历代文化、历史风情,运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建成具有巴渝历史文化特色的新型滨江公园。

文峰塔公园以湖为中心,通过6幢仿古历史建筑串联,辅以风景如画的景观园林,与文峰塔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公园内共建有“六楼”、“一路”、“一湖”、“三广场”,同时还保留了一个民国盐仓。“六楼”是指会江楼、清华楼、荔枝阁、凌霄阁、岁寒亭、濂溪祠等6幢仿古建筑,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会江楼、清华楼、凌霄阁、荔枝阁、岁寒亭、濂溪祠号称合川历史上的六大名楼。

“一路”是指1千米长的滨江路绿化长廊;“一湖”是指园内的人工内湖,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三广场”是指“爱莲说”、“围棋说”、“太极说”等3个小型广场。“民国盐仓”是指修建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合川晒网沱盐仓。整个公园古朴典雅、绿树成荫、山水相映成趣。既体现了合川地域特色,又传承了合川的历史文化。

文峰塔公园充分利用其原冲沟地形,开发河湖水系,打造优美的生态湿地,将公园绿化有机地融入城市环境中,提升了区域绿化水平和景观均好性。公园的滨江生态文化不仅提升了形象,同时也是合川南城片区的一片绿肺。这片生态绿舟承载起时代的追溯、历史的变迁。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合川的又一张城市名片,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空间品味。在文峰塔公园的各条通道上,能看到许多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树。这些古树都是在原址上土生土长的,不少建筑在修建时,因为要保护古树而让道。



文峰塔公园近靠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文峰塔。公园充分结合中国古典造园手法,鲜活展示了古合州(今合川)城的风貌,再现合川的历史文化风情,让人忆古思今。园内通过移址重建了合川唐宋以来的特色建筑景观,在原址上重建了可眺望嘉陵江、涪江两江交汇的古迹会江楼。另外,根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恢复唐宋古建筑荔枝阁、凌霄阁等建筑。重建了始建于南宋的凌霄阁,始建于1156年的清华楼、1180年的濂溪祠等古迹。游客可登上这些名楼,眺望嘉陵、涪江的浩瀚江景。傍晚还可看到“涪江晚渡”的古景。登上会江楼,三江汇流的合川城尽收眼底,但见船只往来、江水荡漾。

二、主要景点

1、凌霄阁

凌霄阁,始建于宋代,明代中期重建。原楼阁位于合川城北纯阳山瑞映门内右巷西面,毗邻观音洞,即今瑞山中学内。其址旧为接龙庵,清初设接龙义学。乾隆五十年(1785年)合州知州周澄更名瑞山义学,将凌霄阁修葺一新。其楼独标高格,势欲凌霄,为明清时期合阳城标志性建筑。清代著名诗人刘泰三、以及彭世仪、冯镇峦、杨世荣、张乃孚等多有诗吟诵。刘泰三《凌霄阁》诗云:

凌霄阁上贮清幽,到晚尘嚣市井收。

远嶂千里看鸟度,斜阳一片为诗留。

田家迷漫观春水,渔火苍茫点钓舟。

把酒临风怀杜老,江花杳杳会江楼。

2、清华楼

文峰塔公园内的清华楼,以古朴庄重的气质立于嘉陵江边,身处现代繁华之中。楼总共两层,上层是个大厅,下层四周无墙,众多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中间有个大石屏,记录了清华楼的由来。清华楼是古人为看江景吟诗赋句抒发情怀而修,这位古人即我国南宋著名的目录学家、藏书家晁公武,晁公武曾知合州,清华楼建成后赋《清华楼记》。该楼毁于战火,现在的是后来重新建造的。



绍兴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156年—1157年),晁公武知合州,政绩昭著。他酷爱合州的山水之美,在其离任之前,为壮合州古城雄姿,以供来者览其形胜,在城北鸭嘴附近的白菜园处修筑了一座层楼,但工未完,即调任泸州。继任知州、左朝请大夫景篪对筑楼工程非常赞同,乃增大规模,并于绍兴二十八年七月落成。其楼宏伟壮丽,堪称合州又一胜景。

在泸州任上的晁公武应以景篪之请,为该楼取名清华楼,并作《清华楼记》。晁公武写道,登高望远,使人心憔悴。王粲登仲宣楼观瞻荆山而怀念故土,不以贫穷富贵改变他的感情;范仲淹临瞰洞庭心忧天下,不以仕途进退改变他的志向。他们之间身世虽有区别,但感情大致相同,为何不与他们一起,拄着手杖,衣履翩翩地提着酒壶,拿着酒杯,共饮清华楼上。耳目所感触到的忧国怀乡之情,也一定在其中。喝到尽兴的时候,放声高歌,歌声悠长而激昂;醉而狂舞,舞步凌乱,徜徉楼台斜倚栏杆,全然不顾已是夕阳西下了。回想自己的人生,自从游离巴蜀,没有田庐可归,旅途思念越来越重,报国为民之情越来越强烈。所以王粲、范仲淹登楼的感叹,他将永远铭记在心中。

3、荔枝阁

在唐宋时期,荔枝是四川名产,合州是四川荔枝的重要产地。合州东岸的学士山麓,城北的濮岩(今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附近)一带就有成片的荔枝园,濮岩的岩上还建有荔枝阁。在北宋中期,每岁正月九日,合州知州均要在定林院宴请宾客。至于执香提油的善男信女,以及携妻牵子的游览之人,更是一年四季络绎不绝。根据刘象功、岑象求等人游览定林院的铭文、诗作所记,寺院规模巨大,盛况令人惊叹。尤其是寺院中高耸的层楼,濮岩崖上古老的荔枝阁,莫不呈现出宏大的唐代建筑特色,绚丽的宋代文化风韵。今天,在三江之口的文峰塔公园,登临荔枝阁,将会是另一种感受,游者自然会留下良多的感慨。



4、岁寒亭

岁寒亭是一座始建于南宋时代的园林建筑,原在城北濮岩寺附近,濮岩摩崖石刻中有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杜国光等饮饯岁寒亭文记。岁寒亭后毁于宋蒙(元)战争中。元末,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大夏政权,州人董孝文以兵抵抗,在劫石坪和虎头寨固守数年,后归附于明太祖,受封万户侯,但不久去世,朱元璋命建亭祀之。于是,州人奉旨重建岁寒亭以纪念明万户侯董孝文。明隆庆二年(1568年)知州沈本泗将岁寒亭迁至瑞映山麓。其后又经清乾隆、道光中重建和修葺。岁寒亭是明清时期合州颇负盛名的纪念性“官亭”,其意义非一般风景亭可比。张乃孚《春日登岁寒亭晚眺分得亭宇》诗云:

风浴襟期愧无能,偶乘佳兴对南屏。

城如图画双江绕,山送烟岚半壁冥。

吹雪扬花欺鬓白,映袍草色为谁表。

偶然览物兼怀古,滚滚英风百尺亭。

5、濂溪祠

濂溪祠是为了纪念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而修建。因周敦颐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至嘉祐五年,周敦颐任合州通判。周敦颐对合州学术文化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在合州5年,与士大夫广为交结,“士之从学者甚众”。 “当时乡贡之士,闻先生多问,多来求见。”当时,合州名士张宗范在学士山修建一座读书的亭阁,深得周敦颐喜爱,欣然为亭题名“养心亭”并作《养心亭记》。170年后,养心亭已毁,宋著名学者、理学大师魏了翁出使川东,遇《养心亭记》石碑出土,奏请宋高宗为周敦颐等人加封谥号,以示表彰。南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州人为“以民晚学归敬之意,且以承邦人无穷之思”,在瑞映山修建了祭祀周敦颐的专祠——濂溪祠堂。建成以后,魏了翁作了《合州建濂溪祠堂记》,并勒石立碑。现在文峰塔公园里濂溪祠,是仿古濂溪祠重建。

6、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合川城区文峰古街,与文峰塔公园相邻。

文峰塔又名振兴塔,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共9层;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州李宗沆又增建4层,共为13层。塔为八角形密檐式砌砖结构,底层内空直径4米多,顶层内空直径不足2米。塔呈锥体状,塔心为实体锥柱。从底层沿石级螺旋而上,直达第十一层。每层均刻有圆雕神像供人祀祭,顶层原有木刻"魁星点斗"立像,现为泥塑。塔外每层洞门上方有额楣,题词用青花瓷片镶嵌,分别以"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欲罢不能"、"俯瞰嘉涪"、"扶摇直上"、"路入蓬瀛"、"春风如意"、"气象万千"等语示塔之气势雄伟及某种祝愿。塔属风水塔类型。游人登塔远眺,山光水色,城廓房舍,尽收眼底。

1992年4月文峰塔公布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景区
 

[合川]文峰塔公园

门票:¥0元起

 98
 

[合川]双龙湖景区

门票:¥0元起

 86
 

[合川]花滩滨江公园

门票:¥0元起

 130
 

[合川]涞滩古镇

门票:¥0元起

 89
 

[合川]合川嘉隆西海观光园

门票:¥0元起

 97
 

[合川]合川人民公园

门票:¥0元起

 120
 

[合川]三江国家湿地公园

门票:¥0元起

 103
 

[合川]东津沱滨江公园

门票:¥0元起

 91
 
 
     
 

 
 
 

     
 
 
 
 

Copyright 2015-2021 www.sylygl.com 渝ICP备2024023601号-11 合作QQ:23786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