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旅游网 -重庆网红打卡旅游景点 重庆旅游  三峡游轮  重庆特产  重庆美食  网站地图
 
 

合作电话:13452312877

 
 
 

 您的位置:首页 > 周边游 > 永川 > 棠城公园

 

棠城公园

 

发布人:重庆旅游  时间:2021/2/1 22:37:03  阅读量:109

 


 

棠城,古昌州美称,又说“海棠香国”, 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大致在重庆的永川,大足,荣昌和四川隆昌一带,此地曾编植海棠,古人常恨海棠无香,但昌州一带海棠却是有香的。所以这一带称海棠香国,永川,大足,荣昌都以棠城自称。



一、历史由来

古昌州海棠独香,在唐代已经盛名远播。其记载最早见于唐朝的《百花谱》:“海棠为花中神仙,色甚丽,但花无香无实。西蜀昌州产者,有香有实,土人珍为佳果。”说的是昌州海棠不但独具异香,还有美味“佳果”。

《百花谱》作者贾耽(729-805),是唐代政治家,居相位十三年,政绩卓著。他更是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著述彼丰,其功绩令人称颂。这个1200多年前昌州海棠“独香实”的记载虽然没有用“海棠香国”这个词,但它确立了昌州香海棠的“最早历史地位”。可以推定,在贾耽著书以前,昌州早已“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

宰相著书立说,为昌州香海棠作了极好的宣传。因此,到了宋代,还有钟爱海棠的人“恨海棠无香”。这里有个有趣的典故:受范仲淹器重的才子彭乘在《墨客挥犀》中收录了其堂弟彭渊材的一个“笑话”:“彭渊材闻李丹辞昌州,议者吐饭,往询弃之之故。李惊问之,彭曰:‘昌州海棠独香。’闻者传笑。”彭渊材是北宋音乐家。博通群书,尤工乐律,曾献书于朝廷,而征为协律郎。他曾说,平生无所恨,所恨者仅五事: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后来得知昌州海棠独香,他一生憾事少了一件,喜不自禁,对昌州充满无限向往之情。



值得回味的是彭渊材《海棠》诗:“雨过温泉浴妃子,露浓汤饼试何郎。”诗人用杨贵妃出浴之艳丽,喻其娇美动人;用美男子何晏食汤饼汗出,面色更洁白,喻其色白靓丽。用两个典故兼比海棠姿色,栩栩如生。这种同时用美女、俊男“喻花”手法很少有,足见昌州香海棠之可爱。《海棠百韵》诗云:“峨蜀地千里,海棠花独妍。万株佳丽国,二月艳阳天。”佳丽国即“美女国”、“海棠香国”,昌州海棠香国已经成为人间仙境。所以昌州府有棠城为名。

二、文献记载

除上文提到的诗句文献外,还有其他很多佐证:

叶子奇著《草木子》又云:“海棠惟昌州者香,故号昌为海棠香国。州治前有香霏阁。”按:叶子奇约公元1327—1390年在世,元末明初大学者。后来明人郎瑛(1487—1566年)撰《七修类稿》卷四十四《事物类·香海棠》还对叶文做过引用。



明末清初的张岱(1597-约1689年),在其《夜航船》中也有“海棠香国”条云:“昔有调昌州守者,求易便地。彭渊闻而止之,曰:‘昌,佳郡守也!’守问故,曰:‘海棠患,患无香,独昌地产者香,故号海棠香国,非佳郡乎?’

光绪年《荣昌县志》上载《昌元八景》图《棠堰飘香》谢金元诗云:“ 地接巴渝据上游,棠香自古属昌州。新红屡乞春阴护,嫩绿徐看翠叶浮。百里芬芳风遍拂,一亭浓淡雨初守。坡公旧梦黄州记,多少词人递唱酬。”“海棠香国”就是今日荣昌,史称“棠城”。

三、棠城公园

永川区棠城公园位于新城核心区域,全长约300米,宽约5米,道路两旁建筑为唐代红柱、粉墙、灰瓦的建筑风格。

市商委于2009年11月24日组织重庆市美食街(城)评审委员会专家组到永川区进行了现场审核评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永川区棠城公园美食街”基本符合重庆市级美食街(城)命名条件,同意命名“永川区棠城公园美食街”为重庆市级美食街。
 
相关景区
 

[永川]棠城公园

门票:¥0元起

 109
 

[永川]兴龙湖

门票:¥0元起

 93
 

[永川]梨博园旅游区

门票:¥0元起

 93
 

[永川]神女湖

门票:¥0元起

 97
 

[永川]圣水湖桃花岛

门票:¥0元起

 103
 

[永川]永川植物园

门票:¥0元起

 98
 
 
     
 

 
 
 

     
 
 
 
 

Copyright 2015-2021 www.sylygl.com 渝ICP备2024023601号-11 合作QQ:237864396